国民党主席之战 美丽岛最新民调这2人差距小
早上六点半刚出门,楼下阿姨在门口摆摊卖早点,说到最近国民党主席要选了,声音一嗓子比一嗓子大,一边煮豆浆一边嚷谁当主席也没啥大变化,问了两句,看她手机屏幕全是关于民调的新闻。
早上六点半刚出门,楼下阿姨在门口摆摊卖早点,说到最近国民党主席要选了,声音一嗓子比一嗓子大,一边煮豆浆一边嚷谁当主席也没啥大变化,问了两句,看她手机屏幕全是关于民调的新闻。
当2025年10月18日的时针指向傍晚,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计票工作正进入最后冲刺,这场决定百年政党未来走向的选举将在当晚7点前揭晓结果。随着台湾民意基金会17日发布的封关民调曝光,"全民青睐郝龙斌,党员力挺郑丽文"的奇特格局浮出水面,郝龙斌24.2%对郑丽文
倒计时一天,国民党主席之争愈演愈烈的当下,蓝营大佬已先后发声表明态度,尽管多数仍在和稀泥,却终归亮明了立场。此前始终保持沉默的台北市长蒋万安,终于打破沉寂发声,释放出不一般的信号。
郑丽文在正确的时间做最正确的事,台湾之幸、老百姓之福。归功于馆长陈之汉登陆直播全岛,展示盛世之大陆,揭穿被台独分子长期蒙骗的谎言,刷新两千三百万老百姓对台湾未来的认知。大陆的9.3阅兵盛况,激起了统派的民族自豪感,觉醒了骑墙派的认知,震慑了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,
之所以肾科医生会要求一部分肾友饮食限制钾摄入,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的建议,这个建议并不适合所有肾友!
16日晚,郑丽文在台北议会礼堂举行选情之夜,出席的嘉宾有季麟连、杨永明、李乾龙、栗正杰、邱奕胜、黄敬平、詹江村等,立委有:桃园的吕玉玲,台北的李彦秀,台南的游颢。
视频中,有郝龙斌被恶搞的片段,也有攻击蓝营候选人的评论,他把这一切归咎于“外部操弄”,声称“国民党要是被这样攻击,就不必选了。”
从表面看,大家都在讲“谁有组织力、谁能动员票”。但别把话说得太抽象,换成具体点:郝龙斌这边,就是在用既有的党组织和行政链条把票尽量捋齐;郑丽文那边,则是靠基层党员的自发性和小单位的人际关系去争取每一张票。两条路走出来的效果不太一样,选举也就成了机构动员对上草根
国民党主席6名候选人中,惟有张亚中猛批国民党酱缸文化,批候选人郝龙斌与朱立伦,赵少康他们搞私相授受。在几场辩论中,他一直坚持国民党的理念,要找回国民党党魂,对其他几个候选人也进行狠狠抨击。
在郝龙斌正式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之前,与赵少康密谈了多次。最终,郝龙斌与赵少康达成了协议,由前者参选国民党主席,后者负责邀请呐喊。当然,赵少康要假装非常中立,通过政论节目来给郝龙斌助选。不过,郝龙斌堪称“扶不起来的阿斗”,选情越来越紧绷,眼看着郑丽文要取得国民党
民进党作为以赖清德为首的“台独”分裂党派,一直以来都不承认台岛是中国的领土,并且还经常发布不当言论。
除了美丽岛的民调外,几乎所有机构都把郑丽文标为领先者。她在多场党内辩论里表现抢眼,支持度一路往上走,看起来快要把党主席拱手抱回家了。可是一句话,把她从热门直接拉下来了。
国民党党主席选举竞争越来越激烈,6位候选人纷纷争取和台中市长卢秀燕、立法机构院长韩国瑜同台曝光,拜会或是吃播。对此,台湾名嘴资深媒体人介文汲表示,卢秀燕、韩国瑜在这场选战里面,他们“不带风向”,是有格局的。
2025年10月4日,国民党主席候选人政见会上,郑丽文说,要是当选,她会专门去日本见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,话一出口,台下就炸了,张亚中直接站起来说她不懂国际事务,更不用说台下那群穿军装的老兵,他们年纪都大了,多数是抗战那会儿过来的,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恨,深得刻在
海峡导报综合报道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8日投票,国民党中央举办的第一场分区政见发表会7日在台中登场,6位候选人均出席。郝龙斌澄清没有跟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密室协商,激动喊“要一对一辩论,看谁怯战!”郑丽文则说,“桶箍”要圈所有在野,不能让蓝白不合。罗智强与郝不约而同
国民党主席选举进入倒数,10月7日在台中举办第一场地区政见说明会。候选人之一、台北市前市长郝龙斌率先登台,他强调国民党党内团结非常重要,但随着选举白热化,不断出现造谣、假民调乃至网军攻击,“谁在破坏国民党、谁在散播谣言,谁就是我们的敌人!”
国民党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投票,候选人罗智强7日晚间在苗栗头份市忠孝里活动中心举行第22场政见说明会,逾150位支持者到场。立委徐巧芯、高金素梅,以及苗栗县议员徐功凡、郑聚然等地方各界人士出席,为罗智强站台。
5月15日《美丽岛电子报》甩出数字:郑丽文48.3%,张亚中25.1%,年轻票直接飙过四成。
国民党主席选举将于10月18日投票,原本由前台北市长郝龙斌、立委罗智强、前立委郑丽文「三强鼎立」的选局,近日却发生明显变化。一份宣称是中天委托针对国民党员的民调显示,郑丽文支持度高达3成,大幅领先郝龙斌的17.4%以及罗智强的16.3%;加上10月2日《TVB
一份党内民调的公布,让原本态势平稳的国民党主席选举骤然生变——前民代郑丽文以30%的支持率大幅领跑,将此前长期稳居前列的郝龙斌甩在身后,17.4%的支持率与前者形成12.6个百分点的悬殊差距。这场从“追赶者”到“领跑者”的逆袭,不仅是个人选情的逆转,更彻底搅动